文化动态
甜叶菊丰产栽培技术
作者:曹洪田 汝吉莲  年份:2005-01-01 来源:中国果菜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产量和品质 甜叶菊糖 丰产栽培技术 
描述:近几年甜叶菊糖的行情看好,甜叶菊的种植也在不断扩大,为使广大农户普遍掌握甜叶菊的栽培技术,提高甜叶菊的产量和品质,我们总结了一套完整的丰产栽培技术。
疫苗接种护士在接种乙肝工作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曹波  年份:2013-01-01 来源:健康必读(中旬刊)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接种 住院分娩 新生儿 乙肝疫苗 
描述: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审计听证应“公开、公平、公正”
作者:曹正强 李仁标  年份:2002-01-01 来源:中国审计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主持人 审计听证 听证记录 审计执法程序 公开 公正性 
描述:听证制度的设立是保证行政处罚结果公正的重要举措。审计听证,是审计执法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审计听证,对于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疏导和化解当事人与审计机关之间的对立情绪,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审计听证遵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是关键。本文就审计听证应当注意的
明光市看守所发冰块降温
作者:曹正刚  年份:2010-08-21 来源:人民公安报 数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伴随着夏季气温的急剧上升,安徽省明光市看守所监室内的温度高达三十五六摄氏度。为确保监所安全,该所主动与本市生产冰块的厂家联系,每天向全所监室发放大冰块30余块。此举让监室温度迅速下降4至5摄氏度。此外,该所还免费发放十滴水、仁丹等防暑降温药品,供应绿豆汤、增加开水供应量和适当延长放风时间等措施
安徽省不同地区人群和家畜蜱源立克次体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曹明华 刘红 张永根 史永林 王俊 张丽娟  年份:2010-01-01 来源: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立克次体病 血清流行病学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 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 斑点热 
描述: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地区人群和家畜蜱源立克次体病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为科学防治蜱源立克次体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5月在安徽省广德县、明光市和怀远县采集农村人群血清613份,家畜血清150份,使用试剂盒,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斑点热(SGF)、人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病(HME)和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抗体,并进行不同地区、年龄、性别比较。结果 613份人血清中,SGF阳性血清250份,阳性率40.78%;HME阳性血清98份,阳性率15.99%;HGA阳性血清17份,阳性率2.77%。SG
水泥搅拌桩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作者:曹旭东  年份:2004-01-01 来源:安徽建筑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粉喷桩 地基处理 应用 
描述:安徽省明光市某外装卸楼位于津浦线以西,拟建场地地势平坦,第四纪地层系池河河漫滩相新近冲积沉积形成,建筑场地为软土地基。搅拌桩选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固化剂,桩径为0.5m,截面积0.196m2,周长为1.57m,设计桩数共160根,按三角形在整个条形基础范围均匀布置。
5%紫丹G与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效果
作者:曹怀明  年份:2013-01-01 来源:农技服务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 防效 蛴螬 25%紫丹G 花生 
描述:选择25%紫丹G和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开展了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5%紫丹G与36%毒死蜱微囊悬浮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的效果均较好,对花生无药害,其中25%紫丹G 9 kg/hm2拌细土225 kg/hm2沟施的效果最好。
47%春雷·王铜(加瑞农)防治水稻稻曲病的效果
作者:曹怀明  年份:2013-01-01 来源:农技服务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防效 水稻稻曲病 47%春雷·王铜 
描述:选择了47%春雷·王铜(加瑞农),与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进行稻曲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对水稻安全;喷药处理区与空白对照相比,水稻生长后期功能叶颜色发青,而空白对照区功能叶颜色相对较淡。结实率比空白对照区要高,稻谷的色泽发黄、发亮。
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作者:曹怀明  年份:2011-01-01 来源:农技服务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番茄 杂交制种 管理 授粉 
描述:从制种地选择、定植、田间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采种几个方面总结了番茄的杂交制种技术。
东亚飞蝗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作者:曹怀明  年份:2011-01-01 来源:农技服务 数据类型 :期刊 关键词:发生 特征 防治 东亚飞蝗 
描述:阐述了东亚飞蝗的形态特征和识别、发生规律、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及识别及综合防治方法。